...

矿山六大系统

     紧急避险系统    

系统特点:

● 在井下发生灾害事故时,为无法及时撤离的遇险人员提供生命保障的密闭空间

● 自救器额定防护时间不低于30分钟,自救器体积小重量轻,入井人员可随身携带

● 紧急避险设施具备安全防护、氧气供给保障、有害气体去除、环境监测、通讯、照明、人员生存保等基本功能,在无任何外界支持的情况下额定防护时间不低于96小时

● 各紧急避险设施的总容量可满足突发紧急情况下所服务区域全部人员紧急避险的需要,包括生产人员、管理人员及可能出现的其他临时人员,具有有一定的备用系数。

● 紧急避险设施可与矿井安全监测监控、人员定位、压风自救、供水施救、通信联络等系统相连接,形成井下整体性的安全避险系统

  • 压缩空气幕是将压缩空气钢瓶中的压缩空气,通过铺设的管路出风口,释放大量的气幕流将有毒有害气体驱之门外;尽量避免有毒有害气体随着避险人员的进入而带入避难硐室内。

  • 氧气供给保障系统主要有压风供氧、压缩氧供氧和自救器。

    ①压风供氧

            避难硐室内的压风管路与井下的主压风管路相联接,外接压风进口压为0.7mp,出口压力0.2m。在矿井压风系统正常工作的情况下,压缩空气经过总开关(常开式球阀),一路压风进入硐室内装有的油水分离器、空气滤清器、减压阀、压力传感器、消音器、控制阀门等;通过压力表显示压风压力,经消声器向硐室内供气;另分一路给空气气幕喷淋系统,提供气幕流和喷淋气流;控制阀门为手动和电动并联控制。

    ②压缩氧供氧

             外接压风供氧方式系统失效的情况下,为保证避难硐室内部的避险人员在有限的空间内仍能继续生存,采用避难硐室内部设置的压缩氧供氧。压缩氧供氧具有安全可靠、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易维护、费用低等优点。

    ③自救器

            自救器体积小、质量轻、生氧均匀充足、粉尘少、性能稳定、呼吸阻力小、吸气温度低等特点,在有效时间内实现逃离灾害区。

  • 空气净化:空气洗涤净化除湿系统,是对避险人员在密闭的避难硐室中,长时间呼吸所产生的CO2、避险人员由硐室外带入的CO 等,有毒有害气体通过CO2、CO 吸附、催化剂进行洗涤过滤。

  • 温湿度调节系统:紧急避险系统具备空气调节设施,对来自外部空间的热源及人体本身散热源,而导致的温升进行控                                 制和调节。空气温度调节设施主要由防爆空调压缩机、蓄冰柜和气动风机组成。避难硐室内部气体                                 温度控制在33℃±2℃。

  • 环境监测主要功能、组成及主要技术参数

    主要用于采集和实现对避难硐室内外环境气体(O2、CO、CO2、CH4)的浓度、温湿度、压力等监测。使避难硐室内避难人员及时掌握和判别灾害环境,并根据硐室内配套设备状况,合理地组织自救措施,最大限度地保障遇险人员自身的安全。其主要为便于本质安全防爆,并接入用户已有系统,避难硐室内设置的O2、CO、CO2、CH4、压差、温度、湿度等传感器及其分站,可选用用户已有系统的配套设备。

  • 避难硐室设有与矿调度室直通的电话,并可接入井下广播系统站台,最大限度保证灾变期间的通讯安全可靠。人员位置监测分站、调度电话等,可选用用户已有系统的配套设备。

  • 为了给避难人员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保证避难人员健康安全,在临时避难硐室内设置由座椅、担架、急救包、食品、饮用水、工具箱、灭火器、指示标志牌。

  • 常规维护时限:6个月维护一次。

    额定人数:100/80/40人

    额定防护时间:96h

    启动时间:<30s;

    持续耐高温能力:环境温度35℃

    观察窗:直径150mm

    氧气供给系统:压风供氧系统,压缩氧气供氧系统,氧气浓度18.5%~23.0%

    压风系统:利用矿井压风系统的接口。减压、节流、消声、过滤(滤除油、水等)。出口压力在0.1-0.3MPae人均供风量不低于0.3m/mine连续噪声不高于 70dB(A)

    过渡室空气幕 : 空气幕喷淋时间>2min/组;流量>100L/(min·人)

    空气净化与降温除湿系统 : 二氧化碳吸收能力>0.5L (min·人),二氧化碳吸收能力:20min 内由400ppm 降到24ppm,二氧化碳≤1.0%。CO≤24ppm, CH4≤1.0%体感温度<33℃

    内部空气循环系统:流量在20L/min 以上

    碉室内环境监测参数:CO、CO2、CH4、02、温度、湿度、差压

    过渡室环境监测参数:CO、O2

    侗室外环境监测参数:CO、CO2、CH、0、温度

    通讯系统:有线通讯及无线通讯

    食品配备:不少于 5000KJ/人·天,食用水 1500mL/人·天

zh_CN